編輯室的話:
「十二道人情味」平台致力於烹飪出散發人情味的文章以及挖掘社會議題脈絡之報導,內容涵蓋多種主題,其中有部分是以東南亞文化為題的紀實報導。當台灣已有愈來愈多的東南亞移工在你我身邊,然而,我們對他們的認識,仍停留在陌生,甚至帶有刻板印象的階段。在「KeAceh」這個主題專欄,我們希望透過系列性的篇章,帶你了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「KeAceh」團隊深入印尼班達亞齊市的移地學習之旅,藉由師生們的報導,感受他們在異文化生活中的深刻體驗,藉此認識更加多元的東南亞文化。
由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梅慧玉老師帶領的「KeAceh團隊」,因老師有感於台灣社會倡議尊重多元文化的迫切性,於是在106-1學期的「社會實踐專題實作」課程,帶領六位跨領域的學生組成「KeAceh團隊」,前往印尼班達亞齊市,展開為期十五天「海外伊斯蘭生活營」移地學習。過程中,團隊以「師生共作」的方式,抱持著領會文化衝擊(cultural shocks)的態度進入穆斯林宗教生活,並且學習手食與印尼料理。透過以身為度的經驗,更深刻地認識了他者與自身。而這段移地學習的收穫,也讓他們返台後開啟了倡議行動,除了舉辦分享會、參與工作坊,更在106-2學期「影像民族誌專題」課程完成網路版的影像民族誌—「KeAceh|學習進入,進入學習」網站,紀錄了團隊的學習歷程、反思及耕耘點滴。
KeAceh網站有五個單元,本專欄挑選其中四個單元的部分篇章,透過「前言」及「一〇六啟行年」,認識KeAceh團隊與各階段課程實作內容,其中也包含老師以人類學知識進行教學實踐的心得體悟。接著在「日子」的五個篇章中,了解師生們在亞齊生活的所見所聞與反思,以及他們所記錄的田野日誌。最後「透鏡」的篇章聚焦於「穆斯林頭巾」和「香料料理」兩個主題,帶你看見異文化的多元樣貌。
更多精彩內容詳見「KeAceh|學習進入,進入學習」網站:http://keaceh.ncnuant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