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霧裊繞、人潮群聚的龍山寺一帶,空氣裡飄散熱騰騰的食物氣味。國立臺灣大學「台灣都市與文學」修課同學們剛從新北投結束眷村導覽行程,場景隨即轉到城南,結伴尋覓小吃攤家、共享酸甜古早味刨冰,為下午的南萬華探訪儲備體力。大夥在東園街「社區規劃師工作室」集合後,兩位導覽員謝惠真與呂權豪分批帶領同學穿街走巷,感受東園街住商混合、銜接傳統與新變的歷史丰采。
東園街生命考
呂權豪手持無線麥克風,要同學們放眼望去東園街的商
根據台北市文獻委員會《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》與
然十幾年後,市政府推動「萬大計畫」及「巷清計畫」
傳統點心舖
堀仔頭的湧泉記憶
轉個彎,一行人離開了東園街,前往鄰近的「堀仔頭水
然而,隨著時代變遷與都市化,建商紛紛進駐南萬華,
2014年五月,為了保存此一歷史地景,相關文史工
走進時空燙金廠
燙金紙廠流金歲月
沿著水圳緩緩前行,轉入街道,繞進小巷,呂權豪帶大
燙金紙廠
閒聊之際,紙廠老闆突然啟動眼前一台大型燙金機器。
老闆從木架上拿出一疊紙張,有獎狀、名片、喪帖、紅
飛過百年的東園野球
與可愛的老闆揮手道別,一行人最後來到以棒球聞名的
傍晚涼風襲來,幾個國小學童正丟傳著軟式棒球,彼此
—
撰文/詹佳鑫_臺大「台灣都市與文學」課程助教
照片/食養人部落提供
編輯/鄭亦庭、林月先